《不止于她第二季》是由熊海燕執(zhí)導,屹芝,余秀華,鄧亞萍,何超蓮,伊莎貝等明星主演的脫口秀電視劇。
《不止于她》第二季是由騰訊新聞立春工作室、木之文化聯(lián)合出品的杰出女性紀實訪談節(jié)目。節(jié)目由屹芝擔任主持人,以“尋她者”的身份,走進余秀華、鄧亞萍、何超蓮、伊莎貝爾·于佩爾IsabelleHuppert、楊倩、秦海璐六位杰出女性的生活場景,看到光環(huán)之內(nèi)她們的傳說,也一探光環(huán)之外她們的生活日常
《不止于她第二季》于2022-05-24在首播,制片國家/地區(qū)為中國大陸,單集時長40分鐘,總集數(shù)6集,語言對白普通話,該電視劇評分0.0分,評分人數(shù)92人。
孔雪兒,任豪,趙順然
文:閆曉雨
昨夜失眠,我打開了這檔節(jié)目《不止于她》。
沒抱有任何目的,僅僅是想在這沉悶的夜,倘若我不能出去走走,靈魂得空溜溜彎兒也是好的。
原本抱著消遣的態(tài)度,看完后卻一頭扎入文字的月亮。
不得不說,第一期請余秀華真的太「加分」了。
此前我只讀過她的詩集,匆匆掠過幾眼她的新聞,并未真正關(guān)注過這個“人”——她身上那種既天真敏感又有俠女匪氣的特質(zhì),令人忍不住想要探尋下去,看著她和主持人屹芝行走在鄉(xiāng)間小路,坐在暮光四合的院子里聊天兒,好像我也坐到了隔壁似的。
一粒微塵也能活得蕩氣回腸。
這是只有中國女人才能講出的故事。
很多人說她太過「矛盾」,而我恰恰覺得她身上迷人的矛盾感,來源于她的通透。
屹芝:“你怎么理解虛妄?”
余秀華:“虛妄就是虛無和不存在?!?/p>
屹芝:“那你怎么看虛無對面的真實?”
余秀華:“我覺得沒有真實的東西,這世界就不是真實的?!?/p>
屹芝:“那,你認為愛情真實嗎?”
余秀華哈哈笑道:“愛情是最不真實的,兩個很相愛的人走著走著也會改變了,而且凡是需要兩個人合作的事情都很難,何況,愛情是高難度合作。”
聯(lián)想到近期有網(wǎng)友評價余秀華最新一段婚姻是“戀愛腦”,我就想笑。
這天下還有比她更通透的人嗎。
在愛情里:先是女人,才是詩人愛本身就是一場自我毀滅。
在我看來,女人遇上良人,過上庸常的幸福生活,時間吞噬你;遇上不對味的人,更是直接對著你的心靈和三觀來一個恢復出廠設置。
但敢于走向毀滅的人,本身又是另一種精神層面的重生。
所以我仍傾佩那些愛里的「孤勇者」。
我想《不止于她》第二季,邀請余秀華的初衷并非想專注探討愛情,但愛情,卻又與她的生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我寫這篇文章從這個角度入手,也不只是想聊愛情,或許你可以把“愛情”理解為女人的一面鏡子,把余秀華看作這節(jié)目的放大鏡。
我在看的時候,一邊看,一邊忍不住分享給好友。
“哎呀,余秀華真的太懂愛情了!”
“不對?!?/p>
“是她太懂女人了。”
她說:“心動跟愛情的區(qū)別很大了,心動就是遇到一個好看的男人,轉(zhuǎn)眼你對他的行為漠不關(guān)心,可愛情就是你隨時隨地關(guān)注這個人的一舉一動,并為他魂牽夢繞。”
世上女子墜入愛情的樣子,莫不是如此。
在愛情里,余秀華先是女人,才是詩人。
鏡頭里余秀華始終是自信的、神采奕奕的樣子,但唯獨提到戀愛這件事,她垂下了眉眼,悻悻地說:“有時候我會想自己要不殘疾,是個正常人就好了?!?/p>
她說,女人唯一的自卑就在愛情里。
我想到自己少年時代曾發(fā)生過的炙熱愛戀,走在林蔭小路上和對方打招呼的張揚模樣,以及當他真走近我的生命時,我卻滿臉緊張不知所措。
越喜歡一個人,就越想要逃離對方,那種隱隱約約的自卑感,大概也是愛的一部分。
節(jié)目中有一幕還挺戳我的,余秀華說“我好羨慕你的身材啊”,屹芝擺擺手,“好看有什么用啊,得不到的還是得不到”,天才如余秀華,優(yōu)秀如屹芝,她們都有愛而不得的時候,何況作為普通人的我們。這些隱匿在女性本能里對愛執(zhí)著的追求和對鏡映照下的自憐,恰恰是我們生而為人,脆弱又蓬勃的美感。
原來再怎么花團錦簇,愛上一個人時,仍是無可救藥的。
在這里我很想分享一個私人觀點。我不認為余秀華的愛情來自某個男人,某個90后,她的愛恰恰來自于她對生命的熱烈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纖細敏感,她自身的存在,就已經(jīng)是一種獨特的愛情。
對女人來說,愛是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
以前看過一本小說叫《怪味豆》,里面道:“人們從來不把戀愛當作必做的功課,只是在閑暇的時候,無聊的時候,寂寞的時候,孤獨的時候,順便為之的事情。如果你一心專注在戀愛上,別人一定要說你被情所困,說你癡,甚至懷疑你心理不正常?!?/p>
余秀華自成名以來,之所以會引起那么強烈的討論,我想與她對愛的執(zhí)著追求密不可分。以前我也認為她是個沉迷于「愛情」的女子。
看完這期節(jié)目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對她深深地誤解了,她不是需要愛情,她只是渴求愛的力量,依戀那種由愛滋生出的火花感來點燃生命本身。
屹芝問她:“你怕老嗎?”
她回復:“真正有魅力的女人不怕老。女性魅力不是年輕美貌,而是在你年紀很大的時候,還有對生活的熱情,對愛情的熱情?!?/p>
這樣的話哪個女孩聽了不拍案叫絕。
下一秒她又說:“我現(xiàn)在欲望降低了,我覺得這對我來說很可怕,它證明我的生命力在走下坡路。”
喜歡無疑是一種能力,但這個能力并非某個男人/女人賦予的,愛是作為你全部生命力的最大分支——當愛的欲望逐漸衰退時,這意味著你對這世界的興趣逐漸丟失。
所以我很能理解余秀華說的,女人的欲望少了,才是件可怕的事情。
《不止于她》呈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立體的余秀華,比看1000條新聞都親切。
以往社交平臺上很少聽余秀華提及自己的兒子,她和前夫轟轟烈烈的“離婚故事”倒聽了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在錄這期節(jié)目時,坐在余秀華旁邊的,不是一個‘記者’,一個‘主持人’,而是同樣身為女性身為母親的屹芝,兩人輕松的聊天,這種氛圍下提到兒子更像是兩個姐妹間的拉家常。
童年時期總是看到父母吵架,兒子內(nèi)向敏感,節(jié)目里并未出鏡。
聊起兒子,余秀華說:“我從來不覺得孩子是我活著的理由,但我覺得我活著,孩子應該是一種安慰。”
“如果我死了,他就是孤兒了?!?/p>
同為母親的屹芝聽到這話有些哽咽。
這一幕同樣讓屏幕前的我淚目,可能同樣是單親家庭的緣故,聽不得這句話,我相信余秀華是真的真的很愛自己的兒子,毫不遜色于她的愛情、詩歌和生命,甚至遠超這些。
她的愛,沒有傳統(tǒng)單親媽媽身上的「犧牲感」。
反倒是用自己的勇敢和豁達,為孩子開辟出一種可以追逐新的理想生活的可能性。值得女性相互學習。
在成為______之前,先成為自己第一期節(jié)目里余秀華貢獻了太多的“金句”:
“你只需要活著,上天自有安排。”“你要那么多人理解你干嘛,他們又不給你錢?!薄叭诵员緛砭褪浅髳旱模阒恍枰蝗ケ┞端涂梢粤??!薄坝蓯凵蘅梢允且环N情緒,但你不能讓它成為一種行為?!?p>如果她不是一個詩人,我想,她也會成為一個很“值錢”的文案。《不止于她》的第一季我看過楊冪那期,濃濃的自我保護色彩(無貶義),恰恰凸顯了她作為女藝人的獨特生存法則。
如果說第一季是借娛樂外殼進行高質(zhì)感內(nèi)容表達,第二季則真正回歸到「女性紀實訪談」的定位,分享欲這種東西,就像掉在街上的葉子,它不需要你懂它,只需要路過它。
可能是余秀華的這一期帶給我太多驚喜,在這漫長的夏日里,有些期待后面的嘉賓了呢。
看節(jié)目介紹后期受訪者有鄧亞萍、何超蓮、于佩爾、楊倩、秦海璐等5位女性,我期待著跟著屹芝,一起走進這些不同生活背景的女性,她們真實的世界。走到日子的深處一探究竟。
昨天看完節(jié)目,忍不住記錄下自己的感想,想要分享給大家。是因為制作團隊沒有把鏡頭聚焦在單純「宣揚女性獨立、女性優(yōu)秀」的這一面,而是真實暴露出被采訪者的脆弱、迷茫、快樂,野心與無助,叛逆與乖真,我聽過各個版本的「詩人余秀華」,卻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余秀華」的真實樣子。
余秀華不屬于任何一個標簽,這些特質(zhì)組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她」。
而事實上,無論是熒幕中的她們還是現(xiàn)實里的我們,無論是母親、女兒、妻子,任何頭銜,任何標簽,在成為xxx之前,我們都要先成為自己。
告訴大家,我是「她」。
告訴他們,不止是她。
最后借用余秀華的一句詩:“我希望下一個春天照到我,還原這相遇的美意?!?/p>
希望下一個春天照到所有女孩,我們都能還原生命本來的美意。
Copyright ? 2020-2025 www.shangyouth.com [天龍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