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命》是一部劇情愛情同性電影,講述了攝影師羅尼特(蕾切爾·薇茲飾)意外收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后返回故鄉(xiāng)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紐約郊區(qū)的一個正統(tǒng)猶太教社區(qū)。羅尼特曾因與同性女友艾斯提(瑞秋·麥克亞當斯飾)的戀情被驅逐出社區(qū),這在東正教中是絕對不被允許的。多年后,羅尼特重返社區(qū),發(fā)現艾斯提已經與當地教會的繼承人結婚。盡管兩人在言談舉止中顯得疏離,但他們心中隱藏的愛火很快重新燃起。這段久別重逢的愛情故事令人動容?!哆`命》以其真實而深刻的情感描寫吸引了觀眾的目光。蕾切爾·薇茲和瑞秋·麥克亞當斯的精湛演技使得角色的內心世界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影片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示了羅尼特和艾斯提之間的禁忌愛情,引發(fā)了觀眾對于社會道德和個人自由的思考。導演巧妙地運用紐約郊區(qū)的背景,將故事的情感沖突與社會背景相結合。影片通過對正統(tǒng)猶太教社區(qū)的描繪,展現了對同性戀的歧視和壓迫,同時也探討了個人追求幸福的權利和社會傳統(tǒng)的沖突。《違命》不僅僅是一部愛情電影,更是一部關于自我認同和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它以其真實而深刻的情感描寫,引發(fā)了觀眾對于人性和社會問題的思考。這部電影將觀眾帶入了一個情感世界,讓人們對于愛情和自由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Disobedience》是2017年初拉子社群盛傳的大片。9月10日在多倫多影展首映。
英國女作家Naomi Alderman第一部小說,2006年獲得新秀作家獎、猶太創(chuàng)作獎等肯定。Rachel Weisz(瑞秋·懷茲)相中這部作品,因為她一直在找尋兩個女性為中心的故事。她擔任電影制作人,同時出任女主角Ronit,邀請智利導演Sebastián Lelio負責導演及編劇。另一位女主角也是名叫瑞秋的Rachel McAdams(瑞秋·麥亞當斯)飾演Esti。三角關系里的Dovid由英國男星Alessandro Nivola演出。Dovid的角色在某些方面很像他演過的《Laurel Canyon月桂谷》。
首映觀眾的反應很復雜。傳出來的第一個贊美,認為兩位女主角的銀幕默契很好。大家最在意兩件事:(一)床戲在原著里只是輕描淡寫的一段過場,有人形容電影版是insane,總之超出原著,甚至有點kinky(不管是為了行銷目的還是詮釋方式);(二)Esti的結局和原著干凈的收尾不太一樣,比較開放。
書里Ronit和Esti的角色塑造剛好相反,前者越看越搖頭,后者越看越喜歡。電影版把Ronit改編得較為討喜,從原著的財務分析師,變成攝影師(又來了)。書中纖瘦的Esti是很有后勁的角色,她才是實踐Disobedience的意義。
回來談小說吧。
我不喜歡書中使用lesbian,這只是反叛的旗幟,還稱不上感情的核心。Disobedience彰顯的反叛并不是禁忌的同性愛情,而是勇敢質疑傳統(tǒng)猶太社會的封閉壓制。三個角色Ronit、Esti、Dovid用自己的方式挑戰(zhàn),呈現不同的層次,應該在保守的猶太社群引起很大的反思。這本書對于不可懷疑上帝的基本教義提供不同的聲音。
每個章節(jié)分成兩個視角,第一個是全知觀點,通常先從一項猶太傳統(tǒng)或經典說起,接著描述人事物,推動故事。第二個是Ronit的視角和她的冷嘲熱諷。
Ronit是倫敦近郊猶太牧師的獨生女,四歲喪母。從小鬼靈精怪和傳統(tǒng)社群格格不入。大學被送到美國念書,畢業(yè)后在紐約自力更生,從此沒再回鄉(xiāng),直到八年后父親過世,她回來處理喪事,發(fā)現青春時期的戀人Esti嫁給一直輔佐父親教會執(zhí)事的堂哥Dovid。
Ronit就像典型的紐約客,好發(fā)議論不愿沉默。傳統(tǒng)社群的每件事,都被她揶揄一番,現代讀者跟著點頭附和。她自知在家鄉(xiāng)不受歡迎,便拿禁忌當成攻擊武器,在正式晚宴上胡扯要和同性伴侶成家生子,還在煩惱精子來源。事實上,這都是謊言。
她在紐約確實有過同性戀情,但是在故事進行式,正和已婚男上司藕斷絲連,直到后段被對方老婆發(fā)現,以辭職收場。我猜想為什么作者把Ronit塑造的有點自私自利虎頭蛇尾?因為一走了之不是反叛。勇敢反叛是堅持站在原處試圖改變。(電影版把已婚男上司這段刪掉了)
小說開頭第一章是垂垂老矣的猶太牧師強撐著病體宣講,最終不支倒地。這個隱喻,象征傳統(tǒng)時代結束。眾人憂心誰能繼續(xù)領導社群,Dovid是不是夠格的繼承者?
Dovid是書中難度很高的角色。他是Ronit年長四歲的堂哥。就讀神學院,長期跟在Ronit父親身邊學習。他一向沉默,沒有野心,沒有社群魅力。他有頭痛的隱疾。年輕時有段時間在家養(yǎng)病,透過Ronit的關系認識了Esti。三個人常常夢想未來的計劃,只有Ronit遠走高飛。Ronit常拿心理醫(yī)生的話當作擋箭牌,“你只救得了自己,救不了別人”。
Dovid一直對猶太牧師的角色保留態(tài)度,堅持不想上臺演講、宣講。教會委員覺得他太沒有自信。Dovid也擔心眾人對Esti的態(tài)度會變本加厲,因為傳統(tǒng)要求牧師娘必須更“體面”。教會委員竟想把Esti安置海外,眼不見為凈(就像Ronit一樣嗎)。
這個神圣到理想化的角色,在書中是個大愛包容的人。他早知道Ronit與Esti過去的關系(其實小社群早就傳言)。據說電影版的Dovid本來不愿意Esti離開,書里的Dovid在目睹Ronit與Esti在床上,之后兩人有段告白。
Esti坦言她和Ronit早有戀情,而且從未改變(性傾向):
"It has always been this way with me. No other way. I think I will never be any different than this."
(吊詭的是原著的結局是兩人有了下一代,沒有分開)
Esti追問Dovid,既然早知兩人關系,為什么還娶她?Dovid不忍心Ronit離去造成傷害:
"I didn't want you to shrink like this. I though I could keep you safe. I was wrong. I'm sorry."
Dovid接著主動同意Esti離開,不論是不是跟著Ronit一起離開。
他最后成為教會牧師,不愿意像過去扮演偉大的領導人。有人離開投靠別的教會,有的主委轉移陣地營利。他努力在舊社群開展新氣象。
--------------------------------------------------------------------------------------------------------------------
說到真正的靈魂角色Esti,大概最令人心碎和最義正詞嚴的對白都留給了她。
她在學校教書。Ronit回來當天,她一直逗留在學校遲遲不回家。末了在學校遇見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同事,書中描繪她感受到女同事的肌理毛發(fā)和散發(fā)出來的體熱,喚醒了Esti即將來臨的欲望。
在書里,Esti一直期盼著Ronit,她是欲望的一方,主動吻了Ronit兩次。起初Ronit自認往前走了,過去已經過去了。后來她向Esti對質,妳為什么從沒有求我留下來?Esti受不了拒絕,寧愿不要開口。因為Ronit念書后講的全是留在紐約的計劃。
Esti為什么會嫁給Dovid?其實我們可以理解,在傳統(tǒng)壓力下不得不進入婚姻。但是Esti有“更好的理由”。她以舊約圣經的David和Jonathan感情為例。很多人將它解釋為同志戀情(見:約拿單)。大衛(wèi)王愛約拿單超過對女性之愛。后來約拿單戰(zhàn)死,大衛(wèi)王娶了約拿單的姐妹Michal。(這本小說有許多圣經隱喻)
Esti對Ronit提過她的不服從主張:
"Sometimes I think that God is punishing me. For what we did together. Sometimes I think that my life is a punishment for wanting. And the wanting is a punishment, too. But I think- if God wishes to punish me, so be it; that is His right. But it is my right to disobey."
(有時我覺得因為我們在一起而受到上天懲罰。有時我因為欲望受到懲罰。其實欲望本身也是種懲罰。如果上天要懲罰我,那就來吧,這是他的權力。但是我也有權力不去服從。)
最后Dovid在教會不顧反對引介Esti站在臺上,公開她曾向老牧師表白有女女欲望。老牧師安慰她,欲望本身沒有錯,但是實踐欲望是被禁止的。建議她嫁給安靜不多要求的男子,而且不要再談論。Esti認為“這是錯的”。因為上帝既然賜與人類說話的能力,人類就該創(chuàng)造而不是催毀說話的價值:
"I have desired that which is forbidden to me. I continue to desire it. And yet, I am here. I obey the commandments. It is possible as long as I do not have to do so in silence."
(過去我有禁忌的欲望,至今仍是。但是我沒有逃避。我愿遵守誡律,只要不是強迫沉默以受。)
原著有些邏輯,我不表贊同,不是我強力推薦的書單。但是就女同主題,這本小說自有主張,而不是泛泛的感情故事。電影宣傳將逐漸傳播,當越來越多人只注意床戲和吻戲,別忘了原著對抗僵化體制具有強烈不服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