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英里》是一部1995年冬天發(fā)生在底特律的電影,故事主要圍繞著一家名為TheShelter的Hip-Hop俱樂部展開。每到周末,樂手們都會聚集在這里,參加一對一的一分鐘表演比賽。吉米?史密斯(艾米納姆)作為一個白人在這個以黑人樂手為主的圈子里顯得與眾不同。盡管他有著出色的實力,但每次上臺表演時卻總是卡殼,只能聽到嘲笑和噓聲。吉米?史密斯還要應對與母親(金?貝辛格)和同母異父的妹妹一起生活在狹小拖車里的艱難處境。他的母親的男友以及黑人與白人之間的不和諧關系,以及他的工作和感情問題,都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吉米試圖打破家庭和團體的束縛,通過音樂來表達對生活的憤怒和不滿。然而,他首先必須戰(zhàn)勝內心的膽怯。他需要找到一種方式來克服自己的恐懼,展現(xiàn)自己真正的實力和才華。《8英里》以其真實而深刻的劇情,以及令人難以忘懷的音樂,贏得了觀眾們的喜愛。它通過吉米?史密斯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挑戰(zhàn)和壓力的世界,以及一個人如何通過音樂來尋找自我、超越自我,并最終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尊嚴。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關于音樂的電影,它還深入探討了種族、家庭、友情和個人成長等主題。它通過真實而生動的情節(jié)和角色,讓觀眾們對底特律的街頭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英里》的音樂也是其成功的關鍵之一。電影中的原創(chuàng)音樂和演唱者們的表演,將觀眾們帶入了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音樂世界。這些歌曲不僅僅是電影的配樂,更是吉米?史密斯和其他角色情感的真實抒發(fā)??偟膩碚f,《8英里》是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它通過真實而深刻的劇情、出色的演員表演和令人難以忘懷的音樂,成功地將觀眾們帶入了底特律的街頭文化。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娛樂作品,更是一部能夠引起觀眾思考和共鳴的佳作。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看《八英里》的動機純熟是好奇的緣故,因為在此之前,雖然多少是知道一點關于RAP的東西,但對于艾米納姆在美國的走紅還是感覺百思不得其解,宣傳里又說這部電影等于艾米納姆的半自傳性質的電影,想想可能里面講述著所謂的RAP精神,于是就買來看了。
電影并未如我想像的那樣神奇,除了中規(guī)中矩的好萊塢式的講故事的方法,對RAP的解說和表達也沒未見得有什么更加精辟的東西,但必須承認的是,是里面的每個人都很酷,不管他們是真酷還是假酷,至少每個人都在嘲笑著一切,他們開著一輛破車四處游蕩,他們滿嘴的FUCK,他們走路的姿勢也是一付我很窮,但是我依然很吊的樣子。當然,里面最不酷的要數(shù)艾米納姆,在頭一次的對罵陣仗中,他就被人罵得啞口無言,他和女朋友分了手,沒了車也沒了房子住,只好去老媽的拖車里借宿,去工廠,工頭又怎么都看他不順眼,他是他所有朋友中最不酷的人,但是沒關系,我們都知道,不久的將來,他會變得比誰都酷。因為在網上看到影評,很多年輕人都說喜歡這部電影,并且認為它很酷。
坦率的說,我們必須承認代溝這一種東西的存在,雖然我也能理解所謂的酷是指什么,但是如果我沒有看到最后的那場比賽中,艾米納姆把話通扔掉的那一瞬間,沒有告訴大家“我對誰輸誰贏我她媽的根本不在乎我不在乎這場比賽”,沒有在走出那個酒吧的時候跟他的那群哥們告別,坦坦蕩蕩的說我要回工廠去上晚班,我就不會認為這個叫做艾米納姆的孩子真的很了不起。
這讓我想起了好久以前看的另一部電影《猜火車》,雖然《八英里》不能在藝術成就上和這部電影相提并論,但是我的確是在看完《八英里》之后,又把《猜火車》翻出來看了一遍,仿佛要徹底重溫一下青春的憤怒,也重溫一下某一個清晨或者某一個夜晚,你突然從一場大夢中醒來,揮刀斬斷過去的那一瞬。那一瞬,伊萬·麥克雷格的笑容,純真而燦爛。那一瞬,艾米納姆的背影充滿堅定。
白人的高尚住宅區(qū)和黑人的貧民窟相差只有八英里,天堂和地獄之間的那道鴻溝有的人一生也無法超越,艾米納姆問他的伙伴,我們?yōu)槭裁匆煌5恼f“操”?我知道電影中這個以黑人方式成長起來的白人男孩正在開始真正反思他走過的人生之路。在泥沼中生存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你從來不知道你已經變身為一只老鼠,而為自己找各種理由繼續(xù)如此生活下去。你不知道你身上帶著枷鎖,你以為你吸毒,用海洛因去麻醉自己就可以看不到這個生命中沉重的空虛,你以為你不去追求一切物質的東西,你咒罵所有你看不慣的東西,就能夠得到解脫,就可以得到自由。但是事實是,你卻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自由的一個。
他的伙伴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也覺得這個問題十分的無聊,于是就繼續(xù)去過他們的日子,混在著名的黑人區(qū),吹牛,嘲笑一切,有無數(shù)的夢想,卻從不開始真正的干事。每個曾經的憤怒青年都曾經有這樣的一幫鐵血朋友吧,對于麥克雷格所扮演的馬克來說,他的朋友翻來覆去就是那么幾個,他們處在一起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他們同樣是混蛋,是因為他們聚在一起的時候不會感到自己并不是那么渺小和卑微,不會覺得那么無聊而已。
我們讀過多少歌頌青春偉大,友誼萬歲的文字?我們曾經被教育過多少次,無論怎樣,不背叛和離棄朋友是一種美德?但是事過境遷,我們知道我們在書本上看到的那被粉飾的青春不過是滿紙的謊話,我們的朋友曾經嘲笑過我們,曾經和我們競爭,不斷的惹麻煩來讓我們來收拾殘局,他們要么是找你嘮嘮叨叨,把他自己的事情反復說上一百遍啊一百遍,要么再你開槍傷到自己的時候還要把你的事情當笑料四處傳唱,要么是自私自利的把你的電視機賣掉換炸雞吃。他們和你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憤怒,但是他們除了憤怒和咒罵以外,他們什么也不做。
一切都在于選擇,我們在學習真誠的時候,也在學習背叛,一個人如果永遠不能背叛自己,那么他就永遠不會有明天,它就只能活在過去,我常常在我的身邊,在網上到處可以看到這樣的人,他們有滿腔的怒火,他們有的人已經老了,但是他們除了抱怨和咒罵,一無所獲,我想這就是艾米納姆的朋友們,也是麥克雷格的朋友,無論他們咒罵的姿勢是多么的神氣,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樣子是多么的不屑于世俗的禁錮,但實際上,扒了憤怒的這層皮囊,他們的中的很多人,一無是處,如果他們還年輕,那么他們還有本錢,咒罵的姿勢至少還可以好看一些。一旦等到他們老了的時候,他們肥胖的肚腩就再也掩飾不住他們的骨子里是個失敗者。
憤怒依在,但我選擇冷靜,我想這就是艾米納姆最后想要表達的自己吧。他依然對這個社會不滿,依然想罵就罵,但是他不再拒絕去加夜班,當工頭問你怎么在工作的時候泡妞,他會說,我保證下次這種事情不會在出現(xiàn)。畢竟,憤怒不可能換來白花花的美元來讓他出唱片,要想得到夢想,就只有努力。
做一個清醒者,冷冷的旁觀這個世界,向世界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該抓住的抓住,該舍棄的舍棄,該背叛的時候就背叛,這才是真正的夠酷。也許正因為這樣,馬克才在最后選擇徹底的背叛了他的那些朋友,他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踢開這些絆腳石,這樣做也許真的不厚道,但是正如他所說的,他本來就是個混蛋。只是那個早晨,他突然決定,不再憤怒。這并不表示他會成為一個一般意義上的好人,我看到他走在陽光里,臉上突然綻放出燦爛的笑容,我想,他一定不是因為他將成為一個好人而微笑,那又怎樣。
“我會象你一樣,選擇工作,選擇職業(yè),選擇家庭。選擇他媽的一個大電視。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唱機,電動開罐機,健康,低膽固醇,牙醫(yī)保險,按揭,買樓,休閑裝,皮箱,三件頭西裝,DIY,看電視,吃垃圾食品,生孩子,逛公園,朝九晚五,打高爾夫,洗車子,穿運動襯衫,過圣誕節(jié),領養(yǎng)老金,有免稅額,通下水道,改邪歸正,安居樂業(yè),等待歸天”
——猜火車
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