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Swiss Army Man前半部分算是有趣但并不太出彩的荒誕片,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樣以為整部影片就只是講主角Hank靠著尸體Manny為精神寄托,樂觀求生的勵志故事。然而最后幾分鐘卻出現(xiàn)了讓人嘆服的大反轉(zhuǎn),揭露出一個殘酷真相:Hank并沒有迷失荒島,他只是一個不能融入社會生活的廢柴,整個故事都是他躲在暗戀女生家后山上的幻想。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大概是為了討論這么一個問題:人更應(yīng)該追求現(xiàn)實世界的成功還是內(nèi)心世界的滿足?
我常在街上看到酗酒嗑藥到不能自理的人,他們衣衫襤褸舉止怪異,但看起來面露滿足和快樂。我想大多人并不羨慕這種快樂,離這種人遠遠的并且在面對酒精和毒品時以他們?yōu)榻?,提醒自己要理智自律地活著。我雖堅信人生的終極目標是追求快樂而非生存繁衍這些程式化的任務(wù),卻也并沒有選擇像這些瘋子一樣放縱自己在另一個世界里沉淪。人就是這么矛盾:我們一面告誡自己理性處事委曲求全,一面又羨慕灑脫歌頌自由;一面憧憬長安市上酒家眠的意境,一面嘲笑身邊的每一個醉漢。有時我也像這些醉漢一樣沉湎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一刻我清楚地知道別人眼里我就是一個瘋子。我也因此換位想到,每一個看上去的瘋子都可能只是沉浸在我所不能理解的快樂之中而已。
而這部電影的厲害之處就在于,先把我們放在一個瘋子的視角,跟著他一起瘋,同時插入一些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來說服你,讓你更深入地理解瘋子,同意瘋子。當(dāng)你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和瘋子站在一邊的時候,再揭露他是個瘋子的事實。這個時候觀眾的反應(yīng)也不難料想:清醒理性的觀眾會一臉WTF,氣憤于導(dǎo)演的愚弄摔門而去。而對作為半個瘋子的我,這個真相就像是把我對人生預(yù)設(shè)的一種可能過了一遍一樣,又怎么能不為之動容呢?
我想大多數(shù)人雖然同意幻覺可以支撐我們活下去,但都不贊成躲進精神世界里逃避現(xiàn)實。這大概是出于兩個原因:
首先,我們還是有基本的生存需要。過度沉浸在幻覺中可能影響我們生存的能力,所以大多數(shù)瘋子雖然有短暫的快樂但最后還是死路一條。我想本片中Hank一開選擇自殺也是這個原因。更可怕的是,我一直隱隱擔(dān)心,其實精神上的享受也多半以物質(zhì)享受為根基,缺少根基的精神享受可能難以穩(wěn)定存在。這一點影片詮釋得非常好。Manny這個角色大概就代表著Hank在物質(zhì)方面欲望的投射。因此Manny的舉止帶有一些Hank的本我的特點:比如在詢問遇到女神怎么辦的時候,Manny直接問的就是我可不可以吻她,可不可以跟她啪啪。不難想象,Hank躲在女神家的后山上每天刷著女神的ins,雖然感情上是滿足的,但一定也覺得缺少了點什么。但為了壓抑自己的原始沖動,這種欲望只能借看到女神照片就勃起的Manny宣泄出來。Manny在最后也因此質(zhì)問Hank,為什么我想干啥你都要攔著。這根本就是超我對本我的調(diào)教嘛!同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阿宅也許都發(fā)過我有偶像我不需要談戀愛的豪言壯語。雖然這種虛擬的愛可以滿足感情上的需要,但有些最原始的欲望卻無法在偶像身上得到滿足。當(dāng)然愛情這個話題太復(fù)雜,不深入討論。
其次,人是社會的動物,且可以彼此精確交流。所以構(gòu)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也需要他人配合。你可以告訴自己我過得很快樂,也可以欺騙自己外人的鄙視其實都是妒忌,但他們憐憫目光會一直躲在你內(nèi)心深處拷問你,最終成為讓你整個精神世界崩塌的蛀蟲。這也是為什么Hank只能遠離家人,選擇自我流放的原因。人為了在這個社會里和平相處,設(shè)立了各種條條框框,一方面確保了大家相安無事,一方面也成為了阻礙了我們盡情享受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枷鎖。社會認同的需要決定了我們的精神滿足感很大程度上被他人的目光所左右。Manny問Hank,為什么我們不能盡情地放屁,為什么大家不放下一切的約束,一起高興地唱歌跳舞就好了。是啊我也想隨時隨地忘我地起舞,但在這無奈的社會里,我們只好收緊自己的屁,循規(guī)蹈矩地邁步。在Manny的唆使下,Hank最終以一個逃生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Sarah家的草坪上。顯然,作為欲望化身的Manny不能繼續(xù)存在,他的最后一句話是:別讓Sarah知道我有多喜歡她。這代表重回社會的Hank不得不為了他人的眼光約束起自己。而Sarah發(fā)現(xiàn)真相之后,Hank已經(jīng)不可避免地成為大家眼中的瘋子。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再次逃離人群與世隔絕。結(jié)尾的情節(jié)則更可悲:當(dāng)Hank走投無路被追到海邊時,眾目睽睽之下,Manny放著屁在海水里抽動起來仿佛活了一般。眾人驚詫的目光中,Hank再次綻放出快樂的笑容。正如之前所說,構(gòu)建自己的精神世界需要他人的配合。當(dāng)真相大白天下后,Hank無法繼續(xù)自己一個人堅信這段虛構(gòu)的旅途以及從中獲得快樂,所以他需要這樣一個證據(jù)讓他人也相信Manny的存在。不難猜測,這一幕應(yīng)該也只是Hank的幻想。
當(dāng)我們一開始從一個荒島逃生者的視角看Hank,就覺得他幻想出關(guān)于Manny的一切,苦中取樂,這種求生的信念值得稱道。但當(dāng)我們發(fā)現(xiàn)他其實只是個躲在別人后山上逃避現(xiàn)實的瘋子,有些人就會覺得真是惡心。殊不知對很多人來說,在這個社會里好好地生存,可能并不比荒島求生容易呢。正因為快樂地活著是如此不易,我們需要的幻想可能比我們以為的要更多一點。于是,我們躲進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或多或少地都成了“瘋子”:被壞人欺負就幻想惡有惡報;付出沒回報就念想有志者事竟成;看別人揮金如土,就勸自己知足常樂;沒法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就覺得單戀的感情也很美好。我們總需要一點幻想才活得下去。我們比起躺在大街上的醉漢和癮君子,也許只是程度把握得好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