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蛋必須死》是一部充滿喜劇、動作、懸疑和犯罪元素的電影。故事發(fā)生在假期來臨之際,主人公強子和他的朋友們計劃去濟州島放松心情,卻意外卷入了一系列離奇事件中。在旅程中,他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包括小混混、性感的韓國女人、老警察、尾隨者和牧師。當(dāng)一只神秘的小黑豬出現(xiàn)時,他們?yōu)榱藸帄Z它而陷入生死危機。在關(guān)鍵時刻,他們必須想盡辦法脫離險境。影片中的角色個性鮮明,情節(jié)扣人心弦,給觀眾帶來了驚險刺激和笑料。想知道誰是真正的“壞蛋”以及他們?nèi)绾蚊撾x險境,就趕快去觀看《壞蛋必須死》吧!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原作者微博:駱云軒
送走了導(dǎo)演一行人,坐下來開始安靜看電影。
故事開始得很平常,陌生的國家,陌生的語言,可以看見很多韓式電影的重要元素,那個演技相當(dāng)精湛的小姑娘,那個看著斯文內(nèi)里卻藏著一把火的老師。
一些很平常的意外造就的笑點,細細的埋著遙遠的伏筆。一開始,我們也跟著強子一切去過他異國平淡的生活。
他們來時一切也都很平靜,三兒的角色確實很突破,是個敬業(yè)的買保險的,即使出門旅游都不忘自己的工作,時時惦記著業(yè)績和財富。
一切都很順利的,大家在憧憬著一場美好的旅途,直到一場意外的相遇改變了一切。四個人的命運開始分散又聚合。
故事里幾乎沒有什么背景音樂,寫景的鏡頭也極盡祥和而唯美,跟整個故事的緊張節(jié)奏都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我記得那個鏡頭里,撒掉的牛奶和碎掉的玻璃片,慢鏡頭表現(xiàn)得很十分細膩。讓人一剎那間都忘記了,這是一個生死攸關(guān)的場面。無論世事如何變幻,天地祥和,始終不變,這也許是導(dǎo)演匠心獨運對好人有好抱的圓滿型結(jié)局埋下的另一個伏筆吧。
故事的色調(diào)大部分都十分明亮,給我們暗示了一個光明的結(jié)局,也讓我們看到他作為一部喜劇的鮮明基調(diào)。
看完有觀眾問導(dǎo)演,是如何讓這個故事里面層層的笑點銜接過渡得自然順暢,不見人為制造的拙劣痕跡。
我記得作家池莉曾經(jīng)說過:這個世界上最容易的造假,難造的是真實,不信你造一個現(xiàn)實看看。
一個好的故事,盡管我們知道他是一個故事,甚至是一個不存在的故事,也可以讓我們真切的體味到那些戲劇的合理性。因為所謂藝術(shù),固然要高于生活,但終究是取材于生活。
這一點,也是我國大部分的電影所欠缺的,粗糙的笑點,不走心的隨意闡述,以及一些完全不必要存在只為了湊時間的情節(jié),用爛了的網(wǎng)絡(luò)段子式臺詞,讓我們跟故事產(chǎn)生了脫節(jié),從而無法跟隨電影一起去走那段旅程。
這個故事,是可以讓我們走進去,跟他們一起緊張的釋懷的。他的幽默巧妙得避開了大部分昭然若揭的刻意,顯得自然而從容,讓巧合發(fā)生在它該發(fā)生的地方。許多臺詞當(dāng)時聽著回味無窮,脫離了語境卻又想不起,臺詞和情景的高度貼合也大大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感。
制作不在乎大小,演員也不在乎是否一線,每一個人,總有適合他的角色,而每一個有靈魂的角色,也必然是挑剔的。
我國影視界選擇演員一向草率,只顧人氣,不管角色本身,這樣做得結(jié)果就是過度消費了粉絲,也消費了演員的影響力,結(jié)果卻是只能演員角色兩敗俱傷。固然不會是長久之道。
沒有一個演員可以勝任一切的角色,無論他演技多么精湛,無論他曾經(jīng)有多么大的號召力,也不可能去打動這個龐大國家層次復(fù)雜的觀眾。
以上純屬個人牢騷,今天要說的,是《壞蛋必須死》的演員選角。
不需要我說大家也知道,要演繹一個角色容易,但要成就一個角色,就必須要有合適的演員,這就對導(dǎo)演的要求很高,他需要抵抗整個市場浮華氣息的勇氣,也需要獨到的眼光。
對于這些,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而新銳導(dǎo)演孫皓,恰恰具備著這樣的優(yōu)點。
南都的活動里,一個男孩子站起來問導(dǎo)演,這個片名里面有個“死”字是怎么過審的?
這個問題,問得大家都有點尷尬,我不知,他是不是學(xué)過這個電影審核的知識,但他的問題讓我感到悲哀,年紀輕輕的小伙子,還沒有開始就這樣縮手縮腳,以后的路還怎么走。
回答的時候,孫導(dǎo)錯愕了一下,喬振宇說是因為廣電也喜歡這個電影,才把這個問題平安帶過。
我慶幸他的錯愕,不會想那么多,我們的廣電總局又怎么會限制到那種地步?
也許很多時候,所謂的逼仄都是自己意淫出來的,自以為會被限制才自斷了手腳。
陳柏霖在這部電影里表現(xiàn)穩(wěn)定,韓語說的很自然,跟韓國演員的搭戲也很好,看不出這是個之前一句韓語都不會的人。
大頭也算是個搞笑擔(dān)當(dāng),這個對他來說看起來難度不大的樣子,站那里就可以讓人輕松起來,我也分不清是演技還是天然。
楊旭文的戲份不多,鏡頭很少集中在他那里,他本來就年輕,故事里也是稚嫩而無措,他的存在一是用來牽絆強子,突出他的人情味,一個也是為了反比另一支團隊-三兒和大頭的機智和應(yīng)變吧。
那個從頭到尾連個名字都沒有的殺手大叔演出了一個殺手的冷酷,也演出了他作為一個前輩被后生侮辱時內(nèi)心的蒼涼和恐懼,那一場大雨下的徹底,刻畫出了他內(nèi)心的無力和冷的憤怒。
不過最使我滿意的還是女主角孫藝珍和三兒的扮演者喬振宇。
初來時她一身黑色皮衣,面上的表情隱忍而狠戾。
她是這一場意外的始作俑者,沒有她就沒有了這一個故事,從一個倉皇無措的弱女子到冷酷無情的女殺手,她的轉(zhuǎn)變看似徹底而又始終不能背著自己的良心。哪怕是在絕境了,還是選擇了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她的善良是最終為她贏來了一段珍貴的感情,她也是好人,得了好抱。
故事里,她把角色的善良和恐懼,不得已為之的堅強一一述說,哪怕是一聲嘆息,一滴眼淚,都可以看見這個角色的掙扎和痛苦。
我是在別人那里才知道《我腦中的橡皮擦》的女主角也是她,只是角色的差異太大,致使我無法將這兩個人聯(lián)系到一起。
我一向不喜歡那些演誰都能演成自己的人,無論成敗,至少這樣的人就不適合做演員。
至于喬振宇,媒體似乎一直想把他定義為古裝劇里風(fēng)度翩翩的濁世佳公子,但是他自己一直不服。
他演繹過得角色下到販夫走卒,上到王侯將相,都曾嘗試過,角色無論大小,他都在用心去演繹。
作為一個演員,當(dāng)有自己不能勝任的自知,更應(yīng)給有敢于突破的勇氣。但既然選擇了,就要好好承擔(dān)起來,他恰恰是這樣一個人。
三兒是全部三分之二的搞笑擔(dān)當(dāng),也是全片的智商擔(dān)當(dāng)。
在一無所有,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能在異國他鄉(xiāng)憑著一條線索救出同伴的,是他多年的保險工作帶來的機警,其生存能力實在令人嘆服。
喬振宇的長相本身就是那種聰明但是無害的類型,跟這個角色是有一定的貼合的,宣傳方也把他的突破作為一個賣點??梢娹D(zhuǎn)型值得認可。
這個角色跟他本人性格不符,但是縱觀眾多的角色,也沒有幾個是跟他性格符合的,我也曾一度好奇,他本人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退去一切浮華的表現(xiàn),他平凡得讓人可以忽略不計,本分踏實,大部分時間都很寡言,喜歡自己跟自己玩,也沒啥亮點,做一個演員,就老老實實去做一個演員。
整個電影給了我不少驚喜,惟愿這樣的驚喜和各位的突破能夠繼續(xù)堅持下去。
曾經(jīng)也有很多人,初生牛犢不畏虎的時候,出過一些好的作品,后來卻逐漸為紅塵所湮滅,不見了蹤跡。
中國的影視圈需要新鮮的血液,這號召已經(jīng)太久沒有得到回音。作為一個觀眾,我除了等待別無所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個比我們后起步的國家逐一超過我們。但是你們不一樣,你們可以去改變,我希望你們可以不辜負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