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房客》是一部驚悚電影,講述了一個內(nèi)向的波蘭裔青年塔爾科夫斯基(羅曼·波蘭斯基RomanPolanski飾)來到巴黎,希望在這里租一間公寓的故事。他所租住的房間之前的房客西蒙·肖(RomainBouteille飾)不幸自殺身亡。塔爾科夫斯基成為了新的房客。然而,新的環(huán)境并沒有給他帶來歡樂,相反,周圍的壓抑氣氛不斷侵?jǐn)_他的神經(jīng)。公寓里住著很多古板沉悶的人,他們抱怨塔爾科夫斯基制造噪音、排擠其他房客。這使得可憐的青年逐漸陷入絕境。他開始意識到西蒙·肖自殺的原因,并且發(fā)現(xiàn)自己也被這群怪房客引向毀滅的邊緣。整個故事充滿了緊張和懸疑,讓觀眾不禁為主人公的遭遇感到擔(dān)憂?!豆址靠汀吠ㄟ^這個故事展現(xiàn)了人性的黑暗面和環(huán)境對個人的影響,給觀眾帶來了深刻的思考。
《怪房客》無疑是波蘭斯基對社會的控訴,童年時期的他跟隨父母來到巴黎后不久便遭遇反猶排猶浪潮,他自編自導(dǎo)并親自主演的此片展示的就是一個人如何在一個社會中找尋不到身份認同,并被冷漠壓抑欲望催生暴力宣泄,最終成為社會的炮灰。在此想說說電影中個人很感興趣的幾個細節(jié)。
片中的公寓屬于巴黎經(jīng)典的包圍式公寓,打開臥室窗戶看到的是三面滿是窗戶的高墻,大門也是厚重巨大的木質(zhì)門。導(dǎo)演拍攝公寓從來沒有讓鏡頭仰視天空,而大門上繁復(fù)的花紋更讓人覺得這公寓跟監(jiān)獄一樣封閉。尤其是Trelkovsky的房間,唯一的一扇窗戶也是對著三面墻,無數(shù)窗戶,以及詭異的廁所。
旋梯第一次出現(xiàn)是Trelkovsky第一次來到公寓。那個鏡頭很有意思,導(dǎo)演故意用傾斜景框仰拍公寓的旋梯,造成漩渦似的眩暈效果,而Trelkovsky則由門衛(wèi)女士帶領(lǐng)著向漩渦中央走去,無疑是一個劇情暗示。后來旋梯也在Trelkovsky半夜上廁所那場戲中發(fā)揮顯著作用。Trelkovsky在廁所中看到自己后,驚恐地回到家門口,這時一個本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旋梯出現(xiàn)在走廊盡頭,與Trelkovsky家對面的旋梯一起再次營造出漩渦似的眩暈感,就像迷宮一樣沒有出路。
Trelkovsky的外國口音在他內(nèi)心造成了與社會的疏離感,片中幾度有人因為他的口音問他是不是外國人,而他總是很緊張的強調(diào)自己確實是法國居民。這種疏離感讓他在法國人面前總是唯唯諾諾,面對房東和鄰居也是近乎于卑躬屈膝的禮貌,不敢冒犯他們不敢犯一點點錯誤。片中也有多次性暗示,看李小龍時Trelkovsky和Stella互相愛撫然后激吻,卻因身后的陌生人被打斷;來到家里的朋友帶來一個女人,后來喝醉后躺在他的下體上令他感到不適;他在Stella家喝醉那一晚本來Stella要為他寬衣解帶,他卻在囈語中睡去。這都導(dǎo)致了Trelkovsky欲望和心理上不斷的壓抑直至畸變。
被影迷津津樂道的那段Trelkovsky醉酒后的囈語,其實在他去教堂參加Simone的葬禮時那個神父就已經(jīng)提及,關(guān)于靈魂與肉體分離的言論讓Trelkovsky局促不安滿頭大汗最后倉惶逃離。這又是一個關(guān)于Trelkovsky找不到身份認同的暗示,他不再知道身體里面的自己是誰。在最茫然恐懼無助的時候,他坐在盧森堡公園的噴泉池邊,看見一個找不到小船的男孩無助的哭喊,這時一個女士走向前詢問小男孩發(fā)生了什么事,并主動提出幫助小男孩找回他的船。接著Trelkovsky走上前去給了小男孩一巴掌,然后憤然離去。因為在他的生活中,沒有人幫他,全是冷漠的人。房東為了所謂的“聲譽”不讓他報警,警察不信任他并要查看他的身份證件,一個鄰居找他簽名說要聯(lián)名讓一個可憐的女士和她的兒子搬走,就算作為旁觀者,他也看到了自私的同事對其鄰居的無禮和霸道。最后因幻覺以為Stella也在害他從而徹底喪失了對社會對人群的信任。
鏡子是很重要的一個道具。Trelkovsky家中放了至少四面鏡子,當(dāng)他在門廳時觀眾能看到兩個他,接著鏡頭跟隨他進入臥室,因為衣柜上的大鏡子我們?nèi)匀荒芸吹絻蓚€他,當(dāng)他站在窗戶邊時,墻角的小鏡子中再次出現(xiàn)他。這幾面鏡子給觀眾的感覺是窄小的房間中總有幾個人存在,但卻始終都是同一個人,成功營造出一種孤獨逼仄的氣氛。而鏡子也總是意味著自我審視,Trelkovsky最開始在鏡子中看到的是正常的自己,后來在鏡子中看到化妝的自己后驚慌失措,最后他在鏡中看到易裝的自己時已不以為然。而那條貫穿全片的裙子最開始被他從衣柜拿了出來,下一個鏡頭又出現(xiàn)在了衣柜中。鏡子和裙子都暗示了Trelkovsky在尋找身份認同,而當(dāng)咖啡店的老板總是給他熱巧克力和萬寶路,當(dāng)陌生男人在他面前哭泣與他擁抱親吻他,當(dāng)房東要求他也在晚上10點后穿上拖鞋走路,當(dāng)他覺得周圍所有的人都把他當(dāng)成Simone看待時,他便自然而然在心理上變成了遭受迫害被逼自殺的Simone,只是這一次,他/她決定要反抗。
Trelkovsky那場跳樓戲非常棒。整棟公寓變成了一個劇院,所有人都端著紅酒盛裝出席,一邊鼓掌一邊大笑。而“舞臺”就是Trelkovsky家的窗戶,戲劇的高潮是他屈服于社會跳樓自殺。在他眼里,所有人都知道他要自殺卻沒人愿意阻止,反而是眾望所歸的結(jié)局。在主角迫害妄想癥的背后暗藏的是導(dǎo)演對自私人性冷漠社會的指控。這場戲一共僅由3個鏡頭組成,第一個長鏡頭的場面調(diào)度和攝影更是令人驚嘆。
籃球/人頭那個場景就算之前有被劇透,但仍被震撼了。特別是籃球落地過程中冗長的無聲狀態(tài)令人感到窒息。另外Trelkovsky半夜去廁所那晚,他先躺在床上想要拿椅子上的水瓶,結(jié)果整個椅子就像一個紙板一樣直立在他床邊,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設(shè)計。后來他回到房間,向窗戶走去的那個鏡頭同樣出色,周圍的一切都被無限拉長,怎么走也靠近不了窗戶,給人絕望無助的感覺。
波蘭斯基的電影看得還不是很多,不過這部片讓我對他早期那幾部懸疑驚悚作品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一定要把它們都列入看片計劃內(nèi)。這篇影評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