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是一部家庭題材的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女作家回憶起和母親相處的日子,意識到母親已經(jīng)離開了的故事。女作家在忙于事業(yè)和家庭生活時,突然注意到母親已經(jīng)變得老態(tài)龍鐘,步履蹣跚,甚至幾乎失明。女作家?guī)赣H去醫(yī)院檢查,并進行了腦部手術,手術非常成功,母親的視力很快恢復。然而,母親的病情并未好轉(zhuǎn)。為了控制母親的病情,女作家買了一臺跑步機給母親,并要求母親開始鍛煉身體。母親積極配合女作家的要求,盡力進行鍛煉,但是母親的情況卻逐漸惡化。這部電影通過講述母女之間的故事,深入探討了家庭關系和親情的主題。觀眾可以從中感受到母女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以及生命中寶貴的珍貴時刻。影片通過細膩的情感描繪和真實的演技,讓觀眾對家庭的重要性和珍惜親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兩年前我高三,五月,媽去醫(yī)院做年檢,醫(yī)生電話打去辦公室,讓她去復查,說懷疑她肝部有腫瘤。
她瞞著我和爸爸去做了檢查,然后照常上班,中午一溜兒小跑趕回家做飯好讓疲憊的我早吃完多睡會兒午覺,然后在床上警醒的躺一會兒好掐著點叫我,然后再上班,然后晚飯,洗碗,擦地,看會兒電視10點準時開洗衣機因為電費會便宜,然后上床睡覺,2點的時候起床晾衣服順便提醒我早點休息。
兩天。是我整個高三生涯中最平淡無奇的兩天。
結(jié)果當然是虛驚一場,之后的某天,她在餐桌上把這件事當作一個小故事輕描淡寫的說出來,我們也輕描淡寫的聽了過去。她說,我知道我不會有事的,不然你怎么辦啊。
晚上,復習完功課接近三點,全世界一片漆黑,我躺在床上蒙著被子失聲痛哭。
影片的25分鐘,50歲的女兒煩躁地掛了電話,回過頭,80歲的媽媽畏畏縮縮地站在樓梯拐角,眼睛里全是欲說還休的擔憂。然而一轉(zhuǎn)眼,做備皮后的母親沮喪的摸著自己的光頭,女兒在旁邊安慰她說,我媽到了80歲還眉是眉眼是眼的,媽媽頗為羞澀的如同少女一般笑了。
我一下子哭開了。
每個女兒都會變成母親,每個母親都曾經(jīng)是女兒。
小的時候彈鋼琴,媽就坐在一邊,手里拿著竹針,一有不好的地方就過來揍我,隔著兩棟樓我爹在馬路上都能聽見我的哭嚎,甫進得家門,就是小小的抽泣的我,和憤怒得亂蓬蓬的媽。
我彈了十年琴,她陪了我十年,雖然后來她漸漸跟不上我的進度或者漸漸不懂得我錯在哪里,但她還是能一針見血地在廚房或者客廳的地板上沖我吼,錯了?。。?br>
高中,姐姐想讓小外甥學小提琴,來問媽,我站在旁邊,聽媽輕聲細語地給姐姐說,如果要學,你要做好心理準備,這不是熬孩子是熬大人,從此以后你沒有周末也沒有晚上的夜生活,你的一切都要耗在上面。
我突然控制不住自己,在那一瞬間。
媽在家穿的舊衣服,她骨節(jié)漸漸突起的手,她開始松弛的臉,刺激了我的所有敏感神經(jīng)。她年輕的時候是那么漂亮的女子,她說她曾經(jīng)有一輛小小的紅色自行車,她穿一條白色長裙,一頭長發(fā)到腰,從公司的長坡一路疾馳不用剎車,頭發(fā)彌漫了所有人的眼睛。
她說這些的時候,滿眼滿臉都是幸福。
然后,她站起身去洗碗。
如今漸漸長大,時常覺得媽媽的生命開始在我的身體里生長,甚至是重生。那些她身上已經(jīng)漸漸被歲月磨去的,被生活銼鈍的,漸漸無意識地露出頭來,她會經(jīng)常很驚喜的說,哎呀,這樣的感覺我年輕時也有,或者,我也做過這樣的事情。
每逢此時,我們倆都會覺得幸福。因為我至少明白,她所做的一切,并不僅僅是一種犧牲那么簡單和壯烈。
那個女人,你叫她媽媽叫她媽叫她娘叫她老太太,時光變換她一直都在,健步如飛走來走去,大聲笑大聲說,說你生出來有多難看小時候有多容易生病,說你成績不好的時候她有多擔心,她對你發(fā)脾氣對你扔東西,然后漸漸的,畏縮了,怯懦了,疲倦了,佝僂了,老了。
四歲那年我就明白什么叫死亡,我也一直懂得總有一天我健康的鮮活的媽媽會離開我,以一種無法預料的姿態(tài)。這十五年中我每天都在準備著接受這個我可能永遠都無法接受的未來,以至于,我沒有辦法平靜地看待任何一個老年的中國女人的故事,每一次,我都能在她們身上看到我的媽媽,或者是,我。
電影里,沙發(fā)上的媽媽帶了點怯怯的笑意,拿著自己用的尿不濕對女兒說,你小時候啊,就愛尿床。
我又哭了。
PS:其實今天我娘生日呢。
生日快樂吧親愛的老媽雖然你看不到這里來,嘿嘿。這篇影評有劇透